“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学高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凯发k8

发布时间:2019-10-25访问量:1180

1023日,由《世界经济》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以及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东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以及江苏经济全球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学高端论坛”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成功召开。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研究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祝虹、《世界经济》编辑部王徽和《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刘洪愧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邱斌教授主持。该次会议以国际经济学前沿的学术研讨为主,出席会议代表共约60余人。

23日上午的报告中,有三位教授就国际经济学学术前沿问题作了精彩的演讲。首先是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生院taiji furusawa教授展示了论文《global sourcing and domestic production networks》,文章基于日本的企业生产网络数据和异质性企业生产外包模型研究了日本企业生产网络的空间与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解释了企业从离岸外包到国内外包的变化趋势。随后,来自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王永进教授展示了论文《learning to import from the exporting networks》分析了出口网络带来的进口效应,用进出口网络的动态模型分析了出口网络进口学习现象背后的机理。最后,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谭用副教授展示了论文《the rises and falls of intermediation after china’s wto accession》,文章从数据中发现了中国加入wto以后中间品贸易和携带贸易(carry-along trade)的反向变化趋势,并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解释了该典型化事实。

23日下午的报告的中,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王子助理教授展示了论文《export and innovation:the role of inter-firm knowledge networks》,文章研究了出口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了创新和经济增长,他们采用中国制造企业专利的引用数据记录了知识扩散中的企业异质性,发现很少有大型出口商处于企业间知识网络的中心,并且利用中国专利数据对企业间知识网络进行了结构式估计,发现企业间知识网络约占2001-2006年中国贸易自由化带来福利收益的三分之一。随后,南京大学商学院于津平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闫志俊博士展示了论文《heterogeneous firms, exporter networks and the effe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domestic value-added in exports》,文章基于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引入出口集聚因素,构建开放条件下企业出口的均衡模型,深入分析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出口集聚、成本节约、技术溢出、产业关联和中间品替代等因素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命题。在不考虑加工贸易的情况下,关税减让会降低出口企业的dvar,但集聚因素和溢出效应会弱化这一抑制效应,当考虑加工贸易时,关税减让会提高加工企业的出口dvar,当加工贸易占比较高时,贸易自由化对所有出口企业的加权平均dvar会产生促进作用。最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邱斌教授和张亮博士生展示了论文《gains from global sourcing of intermediate inputs in china:based on firm heterogeneity and input-output linkage》,文章基于中国企业中间品全球采购的现实情境,构建了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分别在企业、行业和国家层面测算了中间品全球采购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各行业的福利效应差异较大,其中高科技行业整体的福利效应较大。

在当前“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国生产网络和研发网络受到政治风险的影响,生产与创新网络的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前沿中的热点话题。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报告和积极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术界深化对国际经济学前沿发展的思考和认识,同时也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政策参考。

 

( 供稿:张亮 责编:孙靓)

 

/
网站地图